资质CMA
服务领域全国
技术团队声学博士核心
品牌宁韵
设备B&K
南京宁韵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是一家开展各类振动噪声第三方检测机构。公司组成了一支由声学博士为核心的技术队伍,已建成LMS 12+ 振动噪声分析系统、B&K PULSE分析系统、B&K 声强、B&K 2250声级计、B&K 声校准和BSWA 1级精度声级计。 公司具备各类酒店、商务场所、住宅以及乘用车、船舶、高速列车、机械设备等多个领域的振动噪声测试经验。已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证书(CMA)。
混响时间声级衰变记录设备
形成(显示和/或评价)衰变曲线的记录仪应采用如下任意一种平均方式:
a)指数平均,输出连续曲线;
b)指数平均,对连续平均值进行依次离散采样得到输出值;
c)线性平均,对线性平均值进行依次离散采样得到输出值。
平均时间:指数平均设备(或类似设备)的时间常数应小于并尽可能接近于T/30;线性平均设备的时间常数应小于T/12,此处T为测得的混响时间。
对于记录离散点序列衰变曲线的设备,各点的时间间隔应小于设备时间常数的1.5倍。
测试时记录设备可随时进行调整,可以调整时间刻度使视觉上衰变曲线斜率尽可能的接近45°。
注1:指数平均设备的平均时间为4.34[=10lg(e)]除以衰变率,其中仪器的衰变率为分贝每秒(dB/s)。
注2;记录声压级随时间变化的商业化仪器,基本等同于指数平均的记录设备。
注3:当使用指数平均设备时,不宜把时间常数设置成远小于T/30。当使用线性平均设备时,不宜把点与点之间的间隔设置成远小于T/12。在一些连续测量的过程中,可把时间常数在不同的频带设成不同的值,但在其他测量过程中这样做可能不切实际,可使用按上述方法确定的短混响的频带的时间常数或者间隔,从而满足所有频带的测量。

混响时间测量声源位置
用于降噪计算和扩声系统计算的混响时间测量时,声源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并应在检测报告中说明声源位置。
用于演出型厅堂音质验收的混响时间测量时,在有大幕的镜框式舞台上,声源位置应选择在舞台中轴线大幕线后3m、距地面1.5m处;在非镜框式或无大幕的舞台上,声源位置应选择在舞台、距地面1.5m处。在舞台区域和演奏者可能出现的区域,宜增加其他声源的位置。不同声源位置间距不宜小于3m。舞台防火幕不能升起时,可将声源移至观众厅一侧,声源位置应选择在舞台中轴线距防火幕大于1.5m处,并应在报告中说明声源位置。
用于非表演型且无舞台的房间为音质考察而进行混响时间测量时,声源宜置于房间的某**角,且距离三个界面均宜大于0.5m。
用于体育馆混响时间验收测量时,声源宜置于场内、距地面1.5m处;用于测量电声系统时,应采用场内扩声系统扬声器作为替代声源,扬声器工况要求应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或比赛
使用状态。

混响时间测量频率
测量混响时间的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应少于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等倍频程频率。
作为文艺演出类厅堂、电影院音质验收时,宜加测倍频程频率63Hz和8000Hz。
采用1/3倍频程测量混响时间时,不宜少于100Hz、125Hz、160Hz、200Hz、250Hz、315Hz、400Hz、500Hz、630Hz、 800Hz、 1000Hz、 1250Hz、 1600Hz、 2000Hz、2500Hz、3150Hz、4000Hz、5000Hz等1/3倍频程频率。

混响时间测试精度可分为简易级、工程级和精密级
简易级准确度测量适用于在噪声控制工程中评价房间吸声效果,以及用简易级测量方法测量空气声隔声和撞击声隔声(参见参考文献[6])。简易级测量只需测量倍频带,其倍频带测量的标称准确度优于10%,参见附录A。测量混响时间要采用至少1个声源位置和至少2个“声源-传声器”组合位置,测量结果为各次测量的平均值。
工程级准确度测量适用于对建筑性能进行检验,进而判断是否符合混响时间或房间吸声的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时(参见参考文献[3]),其中的混响时间宜采用工程级测量,其倍频带测量的标称准确度优于5%,1/3倍频带测量的标称准确度优于10%,参见附录A。测量混响时间要采用至少2个声源位置和至少6个不相关的“声源-传声器”组合位置。
精密级准确度测量适用于需要高测量准确度的测量。其倍频带测量的标称准确度优于2.5%,1/3倍频带测量的标称准确度优于5%,参见附录A。测量混响时间要采用至少2个声源位置和至少12个不相关的“声源-传声器”组合位置。
检测领域:各类环境噪声、室内低频噪声、电梯噪音; 空气声和撞击声隔声、混响时间、语音清晰度、开放办公声学特性、厅堂扩声;声屏障、隔声间、隔声罩和;各类振动测试评价、建筑结构振动、精密设备振动、机械振动测试;声功率和发射声压级测试;声强测试分析;轨道交通、汽车、船舶噪声检测。
http://nytesting.b2b168.com